ARM处理器体系架构详细说明
时间:2017-03-23 作者:
ARM 体系结构是构建每个ARM 处理器的基础。ARM 体系结构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发展,其中包含的体系结构功能可满足不断增长的新功能、高性能需求以及新兴市场的需要。
ARM 体系结构支持跨跃多个性能点的实现,并已在许多细分市场中成为主导的体系结构。ARM 体系结构支持非常广泛的性能点,因而可以利用新的微体系结构技术获得极小的 ARM 处理器实现和极有效的高级设计实现。实现规模、性能和低功耗是 ARM 体系结构的关键特性。
已经开发了体系结构扩展,从而为 Java 加速 (Jazelle)、安全性 (TrustZone)、SIMD 和高级 SIMD (NEON) 技术提供支持。ARMv8-A 体系结构增加了密码扩展作为可选功能。
ARM 体系结构通常描述为精简指令集计算机 (RISC) 体系结构,因为它包含以下典型 RISC 体系结构↑特征:
统一寄存器文件加载/存储体系结构,其中的数据处理操作只针对寄存器内容,并不直接针对内存内容。
简单寻址模式,所有加载/存储地址只通过寄存器内容和指令字段确定。
对基本 RISC 体系结构的增强使 ARM 处理器可以实现较高性能、较小代码大小、较低功耗和较小硅面积的良好平衡
ARMv8 体系结构
ARMv8-A 将 64 位体系结构支持引入 ARM 体系结构中,其中包括:
64 位通用寄存器、SP(堆栈指针)和 PC(程序计数器)
64 位数据处理和扩展的虚拟寻址
两种主要执行状态:
AArch64 - 64 位执行状态,包括该←状态的异常模型、内存模型、程序员模型和指令集支∞持
AArch32 - 32 位执行状态,包括该状态的异常模型、内存模型、程序员模型和指令集▲支持
这些执行状态支持三个主要指令集:
A32(或 ARM):32 位固定长度指令集,通过不同体系结构变体增强部分 32 位体系结构执行环境现在称为 AArch32
T32 (Thumb),以 16 位固定长度指令集的形式引入,随后在引入 Thumb-2 技术时增强为 16 位和 32 位混合长度指令集。部分 32 位体系结构执行环境现在称为 AArch32
A64:提供与 ARM 和 Thumb 指令集类似功能的 32 位固定长度指令集。随 ARMv8-A 一起引入,它是一种 AArch64 指令集。
ARM ISA 不断改进,以满◆足前沿应用程序开发人员日益增长的要求,同时保留了必要的向后兼容性,以保护软件开发投资。在 ARMv8-A 中,对 A32 和 T32 进行了一些增补,以保持与 A64 指令集一致。
A32(ARM)
ARM(通常称为 A32)是一种固定长度(32 位)的指令集。它是 ARMv4T、ARMv5TEJ 和 ARMv6 体系结构中使用√的基础 32 位 ISA。在这些体系结构中,该指令集用▃于需要高性能的应用领域,或用于处理硬件异常,如中断和处理器启动。
对于性能关键应用和旧代码,Cortex 体系结构的 Cortex-A 和 Cortex-R 配置文件也支持 ARM ISA。其多数功能都包括在与 Thumb-2 技术一起引入的 Thumb 指令集中。Thumb (T32) 从改进的代码密度中获益。
ARM 指令的长∏度为 32 位,需要 4 字节边界对齐。
可以对大多数 ARM 指令进行“条件化”,使其仅在以前的指令设置了特定条件代码时执行。这意味着,如果应用程序状态寄存器中的 N、Z、C 和 V 标志满足指令中指定的条件,则指令仅对程序员的模型操作、内存和协处理器发挥其正常作用。如果这些标记不满足此条件,则指令会用◣作 NOP,即执行过程正常进入下一指令(包括将对异常进行任意相关检查),但不发挥任何其他作用。此条件化指令允许◆对 if 和 while 语句的一小部分进行编码,而无需使用跳转指令。